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記青海省曲麻萊縣扎西東周
曲麻萊縣位於青海省境西南部、玉樹藏族自治州北部,三江源頭,橫跨通長江、黃河兩大水系,總面積5萬千米2,5鄉1鎮19個行政村65個牧業社,總人口為4.5萬人,藏族佔總人口的98%以上。縣域內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境內高寒缺氧,牧民居住分散,服務半徑大,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落後。扎西東周,2018年起任曲麻萊縣農牧區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辦公室兼縣紀委舉報中心主任、曲麻萊縣經管站站長。3年來,扎西東周積極踐行“做合格黨員、當幹事先鋒”,認真履職盡責,奔波於全縣農牧區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和壯大村集體經濟這一鞏固精準扶貧成果第一線,勇做改革先鋒。用實際行動,為曲麻萊縣脱貧攻堅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受到了省、州、縣相關部門和廣大牧民羣眾一致好評。
幹不倒的工作狂
扎西東周開展入户調查工作
開展農牧區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是脱貧攻堅的重要舉措,作為全縣農牧區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直接落實者,扎西東周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精準調研,摸清實情,確立工作思路。他努力克服隊員少、經驗不足以及曲麻萊縣地廣人散、氣候條件惡劣、村與村之間路途遙遠且交通不便的困難,跑遍了曲麻萊縣每一個鄉鎮村社,把草地當辦公桌,把方便麪當主食,把畜棚當會議室,在茫茫的雪域高原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跡。
由於這項工作程序繁雜步驟多,也真正關乎全縣廣大牧民羣眾的切身利益,所以開展工作以來,他帶領同事們主動放棄休假,以“5+2”“白+黑”的模式開展工作。在他們的努力下曲麻萊縣成為全州範圍內首個完成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界定、成立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與掛牌工作的縣,成為農牧區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的標兵。扎西東周也因為不分晝夜地幹本職工作,持之以恆地抓工作落實,而且經常熬夜加班幹工作,但第二天又能正常準時到崗且永遠一副精神十足的樣子,被基層鄉鎮村社領導和同事們稱為“幹不倒”站長。
精準施策的好乾部
3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扎西東周兢兢業業無私奉獻下,貧困户們通過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形成了家家有資本、户户是股東、人人有股份、年年有分紅的可喜局面。全縣19個行政村實現了“三變”,即牧民收入從“不穩定”到“穩定”的轉變;村集體經濟從“零散”到“規模”的轉變;畜牧業發展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
為了加快推進全縣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他主動邀請州產權制度改革辦、州經管站副站長、州經管站曲麻萊縣包點領導、州產改辦全州業務輔導員給全縣各鄉鎮、村社的主要領導和業務骨幹授課,指導他們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和村集體經濟成員身份界定等工作。邀請縣財政局領導,用雙語培訓清產核資工作;邀請西寧立興財税諮詢有限公司和青海恆海會計代理有限公司,在全縣召開折股量化工作培訓會。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活動,鼓勵員工在開展工作中做標杆、樹榜樣,教育引導村“兩委”以及廣大牧户摒棄“等、靠、要”的思想,樹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志氣。他常常給廣大牧户灌輸靠別人“輸血”富一陣子,靠自己“造血”富一輩子的思想,激發牧民羣眾擺脱貧困的內生動力,從思想上拔窮根,消除精神貧困。
扎西東周整理資料
從2013年開始,他組織單位同事加大全縣村社的財務清查審計力度,每年主動捨棄週末、輪休、節假日,不間斷利用3個月時間進行全縣村社清查,尤其是“十三五”產業扶持村級實施項目的實施、收益和分紅情況和村級幹部歷任賬目的審計清查和移交監交工作。從此羣眾上訪少了,幹羣關係和諧了,對他們的工作也更信任了,曲麻萊縣成為全州唯一實施村級財務三資清查和財務公開工作的縣。在開展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核查和成員身份界定工作的時候,為了讓信息更加準確,他在規定的排查次數以外,又會多界定了一次,還搞了7次“回頭看”,而且每一次都認真地一對一和羣眾核實,並按上手印來確定。
熱愛家鄉的好青年
能為自己的家鄉做事是扎西東周常常引以為豪的事,從2013年以來,為了讓災後重建的日光節能温室蔬菜種植基地不被荒廢,他通過與上級管理部門協調商議,以縣農牧和科技局、縣經管站的名義,每年給縣城牧民集中區黃河社區和長江社區、珠姆路敬老院的1726户牧民羣眾送去免費的新鮮蔬菜18噸,6年來已累計贈送價值63萬餘元的新鮮蔬菜。
自從參加工作以來,他放棄一切休假,不顧家人,廢寢忘食地工作。2018年1月14日,由於過度勞累,他被緊急送到了省醫院,因術後產生血栓前後做了兩次手術。但是這個工作狂人只是短暫地休息了兩週,在接到玉樹藏族自治州委農辦和縣委縣政府因全州雪災抽調他到玉樹州抗災救災工作應急指揮部的通知後,堅決服從組織命令,不顧一切拖着還未痊癒的傷口毅然決然地返回到崗位上。
扎西東周用孜孜不倦的工作態度和一心服務羣眾的信念,印證了他對黨和人民事業的忠誠,樹立了黨員幹部的良好形象。在海拔4000多米的黃河源頭,他用辛勤付出實現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牧民變股民”的轉變,達到了貧困羣眾“家家有資本、户户是股東、人人有股份、年年有分紅”的目標,確保了全縣牧民增收,進一步鞏固了脱貧成果。
來源:農業農村部扶貧辦